長三角城市群由26個城市組成 制圖 沈浩
上海到湖州嘉興寧波擬建城際鐵路
逐步取消城市群異地漫游通話費
昨天,國家發改委官網公布了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》,規劃期為2016-2020年,遠期展望到2030年。
規劃提出,到2020年,基本形成經濟充滿活力、高端人才匯聚、創新能力躍升、空間利用集約高效的世界級城市群框架,在全國2.2%的國土空間上集聚11.8%的人口和21%的地區生產總值。
這份54頁的“超級規劃”明確了浙江兩大都市圈,即杭州、嘉興、湖州、紹興組成的杭州都市圈,寧波、舟山、臺州組成的寧波都市圈。
長三角城市群面積比兩個浙江大 人口比俄羅斯還多
長三角城市群由26個城市組成,以上海市為核心,規劃包括江蘇省9個設區市,浙江省、安徽省各8個設區市。
這26個城市國土面積21.17萬平方公里,總人口1.5億,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2.67萬億元,分別占全國的2.2%、11%和18.5%。換算的話,面積比兩個浙江省還大,人口比俄羅斯還多。
按城區常住人口劃分,城市規模等級有5類。上海為超大城市,人口1000萬以上;南京為特大城市,人口500萬-1000萬;杭州為Ⅰ型大城市,人口300萬-500萬;寧波、紹興、臺州為Ⅱ型大城市,人口100萬-300萬;湖州、嘉興、舟山、金華、義烏、慈溪為中等城市,人口50萬-100萬,浙江其余縣(市、區)均為小城市。
規劃預測了2020、2030年的市域常住人口,杭州分別為940萬和950萬,寧波分別為820萬和900萬。嘉興則是浙江增量最大的市,可能從2014年的457萬,分別增加到590萬和690萬。
根據國土開發強度、人口集聚程度,環杭州灣地區定為優化開發區域,浙中地區為重點開發區域,浙西等生態敏感區域將限制開發。
規劃明確,城市群內外生態建設要聯動,皖南-浙西-浙南生態屏障包括了溫州、麗水和衢州,分別依托黃山-天目山-武夷山和四明山-雁蕩山。
新的寧波都市圈
將整合三地海港資源
《規劃》提出構建“一核五圈四帶”的網絡化空間格局,發揮上海龍頭帶動的核心作用和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。
“五圈”指的是南京都市圈、杭州都市圈、合肥都市圈、蘇錫常都市圈、寧波都市圈,四帶則是沿海發展帶、沿江發展帶、滬寧合杭甬發展帶、滬杭金發展帶。
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、嘉興、湖州、紹興四市,主要發揮創業創新優勢,培育發展信息經濟等新業態新引擎,加快建設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、湖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,成為全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改革創新的先行區。
寧波都市圈在寧波、舟山基礎上,增加了臺州市。將高起點建設舟山群島新區和江海聯運服務中心、寧波港口經濟圈、臺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。通過高效整合三地海港資源和平臺,打造全球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樞紐港、國際航運服務基地和國際貿易物流中心,形成長江經濟帶龍頭龍眼和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支點。
此外,有三帶的發展與浙江密切相關。滬寧合杭甬發展帶,主要是發揮杭州、寧波等5個城市的綜合優勢,吸引最高端要素、最優秀人才;沿海發展帶將加快建設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,輻射帶動浙江西南部地區經濟發展;滬杭金發展帶則發揮開放程度高、民營經濟發達優勢,統籌杭州灣地區產業布局,加強與衢州、麗水地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。
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
可能延伸至嘉興等臨滬地區
隨著長三角城市群發展,浙江區域內的常住居民也將享受更多福利。
首先是出行便利,規劃建設南通-蘇州-嘉興、上海-蘇州-湖州、上海-嘉興-寧波等鐵路(含城際鐵路)。其中,城際鐵路要提高對5萬人口以上城鎮的覆蓋水平。
提升杭州樞紐機場能力,強化寧波干線機場能力,新建嘉興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工程,實現長三角城市群航線網絡覆蓋全球各大區域的主要國家和城市。
加快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建設,適時研究延伸至嘉興等臨滬地區。
推進城市群內客運交通公交化運營,推行不同客運方式客票一體聯程和不同城市一卡互通。
電信資費也有望下降,將鼓勵電信企業逐步取消城市群異地移動電話漫游通話資費,實現通信一體化。
水、氣、土壤都會實行聯防聯治,到2017年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,到2030年城市空氣質量要全部達標。
(責任編輯:營銷拓展部)